为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与专业素养,增进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明德·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生学术沙龙”(“悦读工坊”第六届)于2023年3月22日上午成功举办。
本次沙龙由庞秀慧副教授主持,赵超副教授、孙燕莉副教授担任点评人。2021级全体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生汇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贺艳珠以《乡村振兴背景下金溪县6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语言景观研究》为题,以金溪县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为研究对象,从语码参数、语码组合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分析乡村语言景观样本,以期了解语言景观建设情况、提升语言景观规划性,从而构建多模态语言景观设计并提升语言景观效能。
刘钰姝以《余秀华诗歌的当代抵抗价值》为题,对余秀华诗歌的独创性进行探讨,彰显底层残障群体话语力量,从当代新诗历史发展角度探寻当代新诗歌发展的新路径。
王帅以《残疾身体及其利用》为题,以典型文本《推拿》与《受活》为例,分析了在个人观念介入、主体精神制约及社会语境的潜在影响下呈现出的“弥补残疾”与“放大残疾”两种身体利用图式,进而分析在“残疾身体”利用图式的背后,身体跨越病理性困境、进发生命能量的反转魅力。
张环宇以《潘向黎小说<白水青菜>中日常生活意象解读》为题,剖析日常生活意象的审美意蕴的深层次意义,探讨其小说中传递的饱满向上的活力与现实中女性拆解和突围生活困境的途径。
蒋恬恬以《高晓声现实主义创作对文学苏军的影响》为题,分析了高晓声借助现实主义塑造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创作方式,认为高晓声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对强调江苏的地域文化、建构文学苏军有着重要意义。
石钰以《论郑执小说集<仙症>的悲剧审美价值》为题,论述了郑执作为“新东北作家群”作家之一对生活在东北社会中底层人物进行富有美学意义的悲剧书写,展现了对于社会与人的思考。
尹心怡以《“传统艺术复兴”话题中的时代新质——以鲁敏小说〈伴宴〉〈金色河流〉为例》为题,从传统文化复兴的在场性提议、物质时代的辩证性认知、昆曲与小说的互文、个人书写的社会化转向四个方面解读鲁敏在《金色河流》中呈现出的新的写作特征和趋势。
胡雯婕以《吴江地域文化生态与沈璟传奇剧本创作研究——以<坠钗记>对<牡丹亭>的创作接受为例》为题,在地域社会文化视角下以吴江地区为研究范畴,通过阐明《坠钗记》对《牡丹亭》在情节结构上的承袭和沈璟进行的创造性主旨改造,发掘吴江地域文化对沈璟戏曲创作的熏陶与塑造,由此体察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的互动价值。
张敏以《王安石的金陵山水诗及其文化意蕴研究》为题,分析了金陵山水诗不仅折射了王安石一生的儒佛情感变化,也折射出了其审美观念与诗学观念。从王安石金陵山水诗讲究选择视角切入,实现了生活状态和诗歌形式的内在统一,将唐诗在雅致风味和宋诗的平淡审美相结合,促进了金陵山水的诗化和品格化。
老师们从选题意义、研究设计及方法、理论框架等各方面进行点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改意见,着重指出研究有待改进或值得重新思考之处,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及不同专业领域去重新审视自己的研究选题,帮助同学们做出有价值的研究。
(老师们进行点评)
本期“明德·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悦读工坊”第六届)为中国语言文学各方向的研究生创造了分享和展示学术成果的舞台,推动了学术思想的碰撞。此次活动在老师们的点评和同学们的积极应答中圆满落下帷幕。